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安徽大学迎来了建校95周年。9月16日下午,庆祝安徽大学建校95周年大会暨高质量发展论坛在磬苑校区隆重举行。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向学校发来贺信。贺信指出,安徽大学作为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95年来,安徽大学始终秉承“文化丕成、民族是昌”理想,践行“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精神,坚持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贡献了应有力量。当前,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希望安徽大学以建校95周年为新的起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围绕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和建设“七个强省”奋斗目标,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建成孕育创新成果的高地、集聚拔尖人才的基地、传承优秀文化的阵地,在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强省中当好排头兵,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安徽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张西明,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工商联主席王翠凤,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任清华,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郑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少将院长蔡宏伟,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钱桂仑,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云峰在主席台前排就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本次高质量发展论坛主旨报告专家潘建伟,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原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本次高质量发展论坛主旨报告专家杨耕,中国科学院院士、数理学部常委、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邢定钰出席大会;国内兄弟高校、境外合作高校和学校合作单位代表等应邀出席。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历任校领导、校友代表、师生代表等参加大会。
光影流金,初心如炽。现场播放的安徽大学宣传片回顾了安徽大学九十五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和瞩目成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近500所内地兄弟高校;台湾师范大学、辅仁大学、东吴大学等10余所台湾地区友好高校;美国石溪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德国汉诺威大学、法国弗朗什孔泰大学、俄罗斯奥伦堡大学、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阿塞拜疆巴库大学、智利圣托马斯大学等20余所海外友好高校;科大讯飞、晶合集成、安科生物等一批重点企业;德国前总统、“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全球主席,克里斯蒂安·武尔夫先生;柬埔寨首相洪玛奈阁下夫人碧占莫尼博士,代表柬埔寨洪森亲王与夫人奖学金协会从五湖四海发来贺信、贺电和祝福视频,共贺安徽大学办学95周年。
体育场内5000余人欢聚一堂,沉浸在校庆的喜悦中。下午2点30分,校党委书记蔡敬民走向主持台,主持并宣布大会第一阶段正式开始。全场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安徽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张西明讲话
张西明代表安徽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向安徽大学建校95周年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95载岁月如歌,春华秋实。安徽大学桃李芬芳、硕果累累,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回首峥嵘历程,安徽大学不愧是全省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开端。从省属综合性大学,到先后入列国家“211工程”“双一流”建设行列,承载了一代代先贤前辈和广大师生的不懈探索、殷殷期盼,彰显了深厚的爱国兴国情怀和崇文重教底蕴风采。安徽大学不愧是全省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安徽大学始终秉承“至诚至坚、博学笃行”校训精神,在历史和时代进步中厚积薄发、奋发向上,涌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声名远播的学界名师、兴业才俊和治国栋梁,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就,成为当之无愧的省属高校排头兵、领头雁。安徽大学是全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安徽大学正全面融入国家战略和安徽发展大局,突出“双一流”建设引领,汇聚综合优势和交叉特色,在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中发挥着“智力库”“创新源”“主力军”的积极作用,书写着勇创一流的安大篇章。
张西明希望安徽大学以95周年校庆为新的起点,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矢志不渝坚定正确办学方向;矢志不渝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矢志不渝追求世界一流目标;矢志不渝坚持高质量发展路径。
张西明强调,支持办好新时代的安徽大学,是省委省政府的重要责任,是全省人民的殷切期盼,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安徽大学的“双一流”建设,提供更好服务、创造更优条件、争取更大空间,不断厚植创新创业创造的丰厚沃土。他诚挚祝愿广大安大校友和学子,在江淮大地施展才华、创造价值,共同成就人生和事业的精彩梦想。
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云峰致辞讲话
罗云峰代表合肥市委市政府向安徽大学全体师生和广大校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热烈的祝贺。他指出,安徽大学是一所具有红色传统、享誉盛名的高等学府,是国家“双一流”和“211工程”建设首批入列高校。建校95年来,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秉承“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累计培养超38万名优秀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学界精英、行业翘楚和治国栋梁,产生了一大批标志性学术成果,为安徽乃至全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精彩篇章。多年来,安徽大学紧扣合肥城市发展建设中的重大课题,突出科研特色和学科优势,携手共建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互联网学院、三创学院等,成为合肥重要的技术创新“智力库”和人才培养“主力军”,为合肥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罗云峰指出,站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合肥市与安徽大学深化校地合作,共同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携手打造人才发展新高地,以安大之优,育合肥发展之才。加快未来学院建设、江淮学院转设,着力培养一批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新工科”人才。携手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以安大之智,固合肥创新之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立足国内重大需求,共同推进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联合开展科技攻关,为科技强省建设贡献更大力量。携手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地,以安大之长,助合肥产业之强。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统筹政、校、企资源,紧扣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产业需求,谋划共建更多产业学院,助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罗云峰表示,合肥将以“我的安大”之情做最优的服务,以“我为安大”之诚做最好的保障,一如既往支持安徽大学“双一流”建设,在学校建设、人才引进、配套服务、师生创业等方面担当作为、尽心竭力,携手共创现代城市与现代大学共建共享的美好未来。
校党委书记蔡敬民主持大会并致辞
蔡敬民代表安徽大学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安徽省省直有关单位代表,在学校办学过程中,给予指导帮助的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的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他们长期以来给予的支持与合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学校历任领导代表为学校改革发展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蔡敬民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安徽大学”,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是社会各界的期盼,是历史赋予安徽大学的使命,是整体性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文化强省建设的时代要求,是安徽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才发展和创新高地的战略需求,更是6000万安徽人民和莘莘学子对优质高等教育的殷切期盼。
蔡敬民表示,安徽大学将始终坚持“服务安徽、立地顶天、开放合作、融合发展”,持续推进“调结构、转功能、增体量、提质量”,坚定不移打造更具贡献力的“安徽的大学”、更具竞争力的区域发展战略力量、更具影响力的国际交流合作高地,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校长匡光力作报告
校长匡光力深情回顾了安徽大学95周年的办学历程和发展成就。他指出,95载薪火绵延,安徽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一代代安大人秉承大学使命与真谛,致力于传承人类智慧和文明、创新人类知识和技术、提升国民素质与能力、推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推动学校先后成为国家“211工程”高校、安徽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安徽省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教学科研区核心成员单位。一部安徽大学办学史,承载着革命先辈在安徽现代高等教育领域的勤勉实践,折射出我们党在安徽培养先进青年、汇聚先锋力量的不懈求索。今天,我们一起庆祝建校95周年,就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办学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以高质量办学育人成效引领社会、回报时代。
匡光力指出,95载砥砺前行,安徽大学开启安徽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95载守正创新,安徽大学传承安徽地域特色文化之先声;95载扎根江淮,安徽大学坚定打造名副其实“安徽的大学”;95载立地顶天,安徽大学坚定打造服务国家及安徽的“战略力量”;95载开放合作,安徽大学坚定打造安徽对外开放“桥头堡”。回望95年办学历史,在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教育部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代又一代安大人辛勤耕耘、追求卓越,托举了安徽大学在烽火中艰辛建立、在改革中不断壮大、在转型中焕然一新,走出一条地方高校建设一流大学、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匡光力强调,面向2028建校百年,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作为省属唯一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安徽地方高校的“龙头”,安徽大学不仅要代表安徽地方高等教育参与国际赛道竞争,更要主动打造服务国家发展、安徽发展的战略力量。这是走过95年风雨的安徽大学,锚定百年奋斗目标的使命和方位,更是新时代赋予我们安大人的责任与担当。全体安大人要牢记“国之大者”,主动肩负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使命,主动承担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进的“枢纽”任务,主动抢占七个强省整体性推进的“重要”领地,着力打造服务国家发展、安徽发展的战略力量,助力形成新质生产力,在强国兴省实践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意气风发朝着百年安大、世界一流的办学目标前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致辞
国内兄弟高校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致辞。他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前来参加庆典的兄弟院校一起向安徽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他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安徽大学相邻而居,各自都具有突出的办学特色。长期以来,两校优势互补,保持全面合作。期待双方能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共建为契机,共同谋划更多的合作,深度参与安徽省全面创新改革,共同提升创新服务能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境外合作高校、美国石溪大学视频致辞
境外合作高校、美国石溪大学通过视频致辞,指出,安徽大学诞生于一个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无论是科技、政治还是文化上始终孜孜不倦、砥砺前行,践行时代使命,不断开拓进取,适应变革。安徽大学经历了95年的发展,成长为一所高质量的受人尊敬的综合性大学。祝愿安徽大学明天会更好,期待两校能够抓住机遇,在学校与学校、学生与学生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加强合作交流,推进富有成果的友好合作关系。
教师代表、化学化工学院朱满洲教授发言
教师代表、化学化工学院朱满洲教授代表学校全体教师作了发言,回顾了成长经历,抒发了爱校情怀。他说,安徽大学曾是他青年求学时的最初梦想,也是他科研工作的有力支撑,更是他教书育人的一方沃土。作为新时代的安大教师,我们一定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教育家为榜样,以教育家精神为标准,争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先生”,努力为强国兴省事业培养更多栋梁,为学校“双一流”高质量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祝愿安大至诚至坚不忘先贤之初心,博学笃行砥励后人之前行!
学生代表、法学院2020级本科生史韵歆同学发言
学生代表、法学院2020级本科生史韵歆同学代表4.53万名在校生,抒发了对学校的感恩之情,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牢记领袖嘱托,努力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以青春之我奉献青春之中国、书写青春之华章。
大会第一阶段在全场合唱安徽大学校歌中结束。
使命引领前行,奋斗开创未来。站在高质量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新的时代机遇,安徽大学正向着新的征程继续出发。让我们携手共进,登高望远,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奋力谱写锦绣华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省市各级领导,兄弟高校、战略合作单位嘉宾,院士专家,海内外校友,社会各界人士,安徽大学师生代表等5000余人参加了大会。大会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同步直播,近5万人次在线收看,一同回顾安徽大学办学95周年光辉历程,展望美好发展前景。
高质量发展论坛会场
庆祝大会后,学校在磬苑校区材料科学大楼D楼二楼报告厅举行安徽大学建校95周年大会暨高质量发展论坛第二阶段学术报告会。会议由校长匡光力主持。
潘建伟院士作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作题为《从量子物理基础检验到量子信息科技》的主旨报告。报告中提出,上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革命之一。随着量子力学的建立而催生的第一次量子革命,带来了原子能、半导体、激光、核磁共振、超导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重大技术的发明,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尽管量子力学已经产生了众多重要的应用,但对于量子叠加和量子纠缠等基本问题的根源仍不清晰。爱因斯坦等就用量子纠缠的奇特性质来质疑量子力学的完备性。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通过对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实验研究而发展起来的量子调控技术,使得人们可以对光子、原子等微观粒子进行主动的精确操纵,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以量子信息科学为代表的量子科技,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应用,可以在保障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技术的瓶颈,成为信息、能源、材料和生命等领域重大技术创新的源泉,为保障国家安全和支撑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战略力量。
杨耕教授作主旨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原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杨耕作题为《文化的作用与造就文化生命体》的主旨报告。报告中提出,文化不是物质,但文化有其物质载体;物质不是文化,但物质可以作为文化的载体而具有文化内涵。文化具有传递文明的作用,具有规范人的行为的作用,具有凝聚社会力量的作用,具有独特的“教化”作用。高度重视文化的“教化”作用,必须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种新的文化生命体作为精神支撑。从理论内涵上看,这种新的文化生命体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创造新的文化生命体,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正是以这样一种新的文化生命体作为精神支撑的。
匡光力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潘建伟院士和杨耕教授分别从科技和文化两个角度,为我们作了非常精彩的报告。两个报告有一个共同之处,既有宏观深邃的视角、又有鲜活生动的载体,既融汇着实践认识,又饱含着理性思考,对我们把握国际科技前沿、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以“材料+”“信息+”“文化+”,持续推动学校“双一流”高质量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他强调,站在高质量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让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握时代机遇、勇毅改革前行,奋力推进“双一流”高质量建设,努力为加快建设“七个强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安徽大学的教育、科技、人才和文化支撑!
本次论坛作为安徽大学办学95周年纪念活动的一场学术盛宴,为安徽大学及地方高校走好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之路提供了有益借鉴。
新闻链接:http://www.ahu.edu.cn/2023/0916/c15130a315325/page.htm
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由网络编辑负责审查,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提供专业服务,不代表本网站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内容、版权问题存在异议的,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按照法规支付稿费或删除),联系方式:ahos@vplshi.com 。网站平台将加强监控与审核,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内容,按国家法规处理,处理时间不超过24小时。